北京总部(全国通用)
400-090-3910
上海分部
13911340419
广州分部
13161766437
作为传统金融体系的重要补充,商业保理公司不断创新业务模式,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昨天,第十一届(2023)中国商业保理行业峰会暨第十届于家堡保理论坛在天津经开区开幕。作为商业保理行业最具影响力、规模最大的大会,本次峰会迎来了全国各地商业保理企业及相关机构代表近500人,聚焦中国商业保理行业面临的困境及解决路径,为当下金融强监管形式下推动商业保理行业合规管理、创新发展建言献策。作为我国率先开展商业保理的先行试点区域之一,今年上半年,经开区落地商业保理公司数量占到了全国新设商业保理公司数量的1/4,行业发展水平持续引领全国。
拓宽保理解决路径
各行各业的健康发展都离不开法治环境的基础保障。峰会上,在市司法局、市仲裁委支持下,天津仲裁委员会金融仲裁中心商业保理仲裁庭正式揭牌,这也是京津冀地区首个商业保理仲裁庭。依托该商业保理仲裁庭,经开区将进一步推动拓宽保理非诉讼多元化纠纷解决路径,提升案件审理质效。
“这次在经开区‘于响’地区设立商业保理仲裁庭就是考虑到这里是商业保理企业聚集区,我们可以更好地满足企业就近咨询、就近立案、就近开庭的法律服务需要。”天津仲裁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唐瑜说,“仲裁有一裁终局、专家参与等特点,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商业保理企业提高案件审理质效。”
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曹红钢表示,此次商业保理仲裁庭的成立,将对区域商业保理行业健康发展起到强大的支撑作用。“引入仲裁机制后,一方面,商业保理企业在面对业务方面的纠纷时,将可拥有非诉讼的多元化纠纷解决路径;另一方面,通过用好这一机制,我们也可更为优先地保障区域商业保理企业在司法方面的需求。”曹红钢说,“我们也计划将这一仲裁机制逐步推广到整个京津冀地区甚至是全国,更好地促进区域商业保理行业高质量发展。”
引领行业创新发展
2012年,天津滨海新区获批为全国首批商业保理试点,从那时起经开区通过政策创新、建设基础设施、搭建全国峰会、降低行业税负、构建司法保障、打造保理企业数字化平台标杆企业、构建行业标准等举措,积极促进商业保理产业聚集发展。截至目前,经开区活跃商业保理企业数量达150余家,商业保理公司资产总额超1500亿元,占全国的20%,实缴注册资金超300亿元。
本次峰会除天津仲裁委员会金融仲裁中心商业保理仲裁庭揭牌外,对行业创新发展的引领还体现在京津冀三地五家法院的合作上。在峰会举办的京津冀三地五家法院供应链金融暨保理司法论坛上,三地五家法院签署了《服务保障京津冀供应链金融企业合规建设司法协作备忘录》,将共同助力三地供应链金融生态圈快速发展。同时,经开区金融局参与编撰的《商业保理行业团体标准》也正式发布,希望对全国商业保理行业起到示范、规范和引领作用。
互融云深入参与行业16年的保理解决经验,是保理及供应链解决方案提供商,结合国内、国际市场发展及商业保理的监管要求及行业特点而开发出互联网保理综合管理系统。系统包括业务管理系统、企业端在线服务系统、APP应用、门户托管,同时可实现与投融资平台、外部征信系统连接等一站式服务,为企业解决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业务开拓、产品推广、风险控制、内部管理等问题,以实现保理业务的全流程信息化、智能化管理。系统支持对供应商,核心企业进行多维度授信、融资申请审批、融资凭证授权确认等,高效解决上游采购商的融资难题。系统涵盖应收账款管理、客户管理、资金方管理、授信管理、核心企业确权、保理池、客户资信评级、支付结算等功能满足全方位保理场景等全流程控制。支持移动APP、微信端、移动审批等终端,互融云提供行业高效、安全、稳定、智能信息化综合解决方案,并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
本文标题【京津冀首个商业保理仲裁庭揭牌】
链接地址:https://www.hurongyun.com/article/detail/16310.html 转载请带上链接
了解更多产品信息,详见北京互融时代软件有限公司官网介绍内容